報告題目:鋼琴即興伴奏與作品創作新概念
報 告 人:陳一新
主 持 人:張羅簫
時 間:2018年11月14日
地 點:音樂學院音樂廳
主辦單位:音樂學院
報告人簡介:陳一新,著名作曲家、鋼琴即興演奏家,國家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顧問。2016年,正式簽約為雅馬哈藝術家。 1983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音樂系,同年留校任教,90年代后曾在日本工作,回國后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從事國民音樂素質提高的事業。十幾年來,陳一新分別在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權威出版社出版了50部鋼琴曲集,15部流行合唱曲集,在《中國音樂教育》月刊以持續52期的專欄文章連載其對中國義務教育鋼琴伴奏的理念、論述及作品, 親自開創并完成了國家權威音樂義務教育教科書全部歌曲伴奏編配的巨大工程。他以高度音樂產業化思想及專業化社會分工的國際新理念根本性解決了中國義務教育鋼琴伴奏的難題,為中國鋼琴伴奏應用指明了方向。 陳一新把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移植實踐于中國實際國情,十幾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基礎音樂教育作出了貢獻。陳一新先生近年在全國各高校,社會音樂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及社會文化機構數百場的演講,介紹他音樂產業思想下的全新中國音樂教育和音樂經濟理念,分享他的流行鋼琴及流行合唱作品,陳先生的演講對未來中國音樂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啟示。
觀點綜述:“我從開始創作的第一天起,就時時刻刻思考著我為什么要創作,要為誰創作?”。著名作曲家陳一新對筆者說道,“從事音樂創作幾十年,我始終認為,最優秀的作曲家一定是為大眾服務的。” 陳一新,我國著名作曲家,著名鋼琴即興演奏家,長期致力于高雅音樂的大眾普及工作,在創作過程中運用其醇厚自如的古典音樂創作技法,成功將古典藝術表現形式與最具時代感的流行音樂作品相結合,創作并改編了大量深受大眾喜愛的流行鋼琴作品和流行合唱作品,先后出版了近百部流行鋼琴曲集和幾十部流行合唱曲集。 陳一新:被大眾認可是作曲家最高的藝術成就 要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幸福陳一新進行創作和編配的流行音樂作品有著特殊的魅力。經過陳一新的重新編配后,那些耳熟能詳的旋律被賦予了新的藝術生命。“國內很多專業合唱團都演唱他的作品,”湖北十堰市東風女子合唱團團長、指揮蔡曉鷗說,“尤其是有一定藝術修養的年輕人,特別喜歡陳老師的作品。”四川綿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院長、合唱團指揮王小明對記者說:“陳一新老師的合唱作品雖然說是流行合唱,但是演唱起來可不容易,對合唱團的整體水平要求還是很高的。作品雖然難,大家還喜歡唱,我覺得這就是好作品。讓演唱者愛唱、唱的過程中還能提高水平。讓臺下的觀眾愛聽,吸引沒唱過合唱的人加入到合唱的隊伍中來,我認為這就是好作品”王小明說道。湖南羽樂女子合唱團演唱了大量陳一新合唱作品,也是陳一新專業指導的一個團體。團員們都是受過專業演唱訓練的年輕靚麗、充滿激情的女孩子,團長馮天博曾經在一次合唱比賽后對筆者說:“我們特別喜歡唱陳老師的作品,”馮天博說:“我們都是音樂專業的學生,能找到既高雅又好聽的作品太難了。我們覺得陳老師的作品就是為我們寫的,特別貼近我們的生活,旋律也好,而且真的有難度啊!我們能把陳老師的作品唱好,覺得特自豪!” 對于大家對其作品的喜愛,陳一新非常欣慰:“音樂作品是為專業音樂工作者服務的,更是為老百姓服務的。我創作的合唱一直在兼顧兩者的需要。要讓作為我們音樂發展生力軍的年輕一代愛唱,體現他們的專業度。又要讓普通聽眾愛聽,讓具備一定音樂素養的聽眾有興趣加入到合唱中。讓所有人都能體會到音樂的魅力,都能從音樂中獲得愉悅,這才是我們作為音樂工作者應該做的。”陳一新說:“我很欣慰,因為我的想法被大家認可了。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音樂所帶來的幸福,我特別高興”!好作品和好產品是群眾增強版權保護意識的基礎。陳一新合唱曲集的出版方式很特別,15部合唱曲集按照國際出版方式,以一曲一版號,一本一冊精裝發行。湖南羽樂女子合唱團團長馮天博說:“通常的合唱曲譜,我們經常為了唱一首歌要買一本書,挺浪費的。”馮天博說:“陳老師的合唱譜,我們想唱哪首就買哪首,雖然定價不低,但是我們消費的起。享受好音樂怎么能不付出?況且,譜子特別精美,用起來也很方便,一份譜子里有五線譜版本有簡譜版本,還有光盤,怎么用都行。買合唱曲譜也是一種版權保護,這個我們知道!”陳一新說:“當時出版的時候,我堅持要按照國際通行的出版方式來,包括定價,其實也沒想那么多,就是覺得這樣出版使用者用著方便。”人民音樂出版社作品部主任、陳一新音樂作品出版編輯劉瀅女士在接受采訪中說:“單冊出版的定價比以往作品綜合出版的傳統出版方式要高出許多,這種出版方式我們社也是首次嘗試,雖然發行過程歷經曲折,但是作品銷售情況卻非常不錯,群眾購買需求持續不斷,可見這種出版模式是非常可行的。”“真的也沒想到這些譜子這么受歡迎,賣的這么好。”陳一新說:“在合唱界復印譜子很普遍,大家的版權保護意識都不是太強。但是從我作品的出版來看,合唱作品的版權保護其實挺樂觀的,主要是要引導,而且要真正從使用者需求出發。我一直在想,全國合唱人群這么龐大,如果大家都愿意花錢購買曲譜,這個產值就太大了!我們的合唱團也是能為祖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陳一新說道。為大眾創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兒。除了音樂創作,陳一新還做了很多社會價值極高的事情。他親自開創并完成了國家主要音樂義務教育教科書全部歌曲編配伴奏的工程,以高度專業化社會分工的理念去解放教師和服務教師,徹底改變了幾十年來鋼琴伴奏帶給教育界的長期困擾和糾結,讓中小學生從小接受完美的多聲部系統聽覺審美熏染由不可能成為可能;他不停走訪于各藝術類大學中,用年輕人自己熟悉的音樂語言和生活題材和學生們進行溝通。他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悟告訴年輕學子,學習音樂的意義是什么,如何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幾十年,陳一新用他良好的藝術修養、扎實的音樂基本功和對音樂事業的熱愛為高雅音樂的大眾普及工作不停創作著奔波著。就像陳一新總說的那幾句話:“通過我的努力讓老百姓都享受到音樂的魅力,并且通過音樂獲得生活幸福感,是我最大的快樂。作為作曲家,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才是最高的藝術成就。我會在這條音樂普及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